直播,从媒介新舞台到演艺经济新增量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2022-11-10
抖音直播间里的民乐主播 活动方供图
“决定做直播时,我确实没想到,这个直播间会成为剧团的第二舞台;一场高水平的表演,能吸引60多万网友观看。更让我没想到的是,线上直播会成为我们这家民营剧团的救命稻草。”11月8日,在抖音直播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上,北京长乐黄梅戏剧团团长、抖音戏曲主播林蜜蜜分享了自己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转向线上直播的过程,感慨万千。从最初疫情导致线下演出不稳定,剧团走在解散边缘,到如今她和剧团成员积极拥抱变化,走进直播间,重获鼓励与肯定,依然坚守演唱黄梅戏这份事业,是直播为这个黄梅戏剧团带来了诸多改变。
北京长乐黄梅戏剧团3年来通过直播发生的变化,是演艺行业面对困境寻求破局的真实写照。疫情期间,演艺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很多和林蜜蜜一样的戏曲演员、演奏家乃至专业院团在直播间开辟“第二舞台”,收获了新观众,赢得了直播打赏的新收入,并以此找到演艺传播与传承的新方向。
直播搭台,艺术遇见更多知音
疫情影响下,无论是在专业剧场还是乡间舞台,线下演出机会变得不稳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演进,民俗型演出逐渐失去表演空间,变成需要救济、保护才能传承下去的技艺;国内演出市场尚未成熟、缺少商业支持,顶尖的舞团、剧团也难以做到自负盈亏。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播正逐渐衍化为当今社会的基础媒介,为演艺行业提供“第二舞台”。
抖音直播发布的《2022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简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包括戏曲、乐器、舞蹈、话剧等艺术门类在内的演艺类直播在抖音开播超过3200万场,场均观众超过3900人次,相当于每天都有近9万场中等观众规模的演出在抖音上演。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场次总计约5900场。
反复的疫情冲击着线下演出市场,越来越多的线下演出开始探索线上直播等“云模式”。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文艺演出机构也开始尝试线上直播。在抖音直播间,不仅有大众熟知的流行音乐演唱会,也有来自国家京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市曲剧团等专业院团带来的京剧《风华正茂》、话剧《雷雨》、曲剧《茶馆》等经典剧目。据《报告》,过去一年,入驻抖音的国家一级演员带来超过2000场演出直播,来自上百家专业演出机构的6000余场表演在抖音直播拉开帷幕。
中央民族乐团的青年扬琴演奏家周婷婷,与同伴一同经营抖音账号“扬琴CP”。自今年7月开播以来,这对组合已经吸引超过10万观众。周婷婷说,选择在抖音直播,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期间线下演出减少,希望通过直播重获舞台和观众;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把专业的扬琴演出带给音乐厅外的观众。“只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欣赏扬琴,这个市场才能扩大,扬琴才有机会传播得更广。”周婷婷意识到,直播间这个舞台具有和传统舞台不同的独特性。尽管从物理空间来说,直播空间有些狭小,没有专业级别的舞美灯光音效,但是这个舞台背后连接着传统音乐厅之外的世界。“这个广阔空间里,观众对扬琴艺术还保留着最质朴的好奇和喜爱。”周婷婷说。
周婷婷在直播间的艺术实践也带动着更多演奏者的参与,目前,抖音平台上已有来自中央民族乐团的134位艺术家开通直播。正如周婷婷所说,直播间所开辟的“第二舞台”,让艺术遇见了更多知音。林蜜蜜同样欣慰地说:“两年多的直播,让关注我的粉丝中有不少人成为黄梅戏的忠实粉丝,他们因为我而喜欢上了黄梅戏。尤其让我惊讶的是,这些粉丝里,不少是年轻面孔。”
直播搭台,演员唱“戏”。抖音直播为此推出多个助力计划,从资源、流量、服务等方面帮助更多优秀主播打造新舞台。在相关计划助力下,2021年,抖音演艺类直播场次同比增长95%,累计观看人次同比增长85%。抖音直播运营负责人袁思会介绍,今年以来,抖音又相继推出“优质主播扶持”计划、“DOU有好戏”计划、“舞蹈传承”计划、“DOU有国乐”计划,持续为演艺经济带来新增量。
打赏收入成为演艺经济新增量
今年6月,“‘80后’女团长做主播挽救黄梅戏剧团”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让很多网友了解到林蜜蜜和长乐黄梅戏剧团直播背后的故事。今年上半年,剧团没有接到一次商演,仅有的五六次演出还是政府惠民演出。房租、水电费、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成为摆在剧团生存面前的一道难题。然而,抖音直播间成了剧团最稳定的舞台,靠抖音直播获得的打赏收入,林蜜蜜保证了剧团日常运营和演员的基本工资。如今,她能够自豪地说出“我就是那位‘80后’女团长”。在她看来,抖音直播确实帮很多戏曲人渡过了难关。“豫剧名家李树建老师讲过一句话,演员不能饿着肚子唱戏,特别有道理。要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足够的收入,他们才能稳定地演出。现在线下卖不出票,我们就要开辟其他道路去满足这个需求,然后再回馈到线下舞台。”林蜜蜜说道。
青年竹笛演奏家谭伟海是抖音上一名民乐主播。患有先天性视觉神经萎缩症的他凭借精湛的竹笛演奏技艺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先后登上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广州亚残运会闭幕式等舞台。在开放日活动上,谭伟海不讳言自己面临的生活压力和直播带来的经济改善,“艺术家也需要吃饭。要做好音乐,物质是很重要的支持”。
可以说,直播打赏为演艺经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报告》显示,近一年,抖音演艺类直播打赏收入同比增长46%,超过6万名才艺主播实现月均直播收入过万元。对于众多演出从业者而言,演艺直播的崛起堪称行业及时雨,而他们通过直播打赏获得补贴生活的收入,更赢得了职业的尊严以及延续梦想的勇气。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彪认为,站在演艺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直播打赏已经成为演艺经济新的形态。直播通道和打赏机制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普惠,推动了艺术普及的区域平衡。同时,线上访问的随机性、高覆盖率等特点,可以让演艺类直播辐射到以往线下演出难以覆盖的群体,为演艺行业带来新观众。此外,也让好内容高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作者价值,促进创作者在技艺上的不断提升精进。《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市场规模达1844.42亿元,网络直播行业用户规模已增至7.03亿人,庞大的市场空间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演出从业者和团体实现网络化生存、价值绽放。
“直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场景消费,直播付费则是在线表演的一种商业模式,通过一定的经济回报来鼓励主播的行为付出。疫情的长期存在,让传统线下行业更多地转为线上直播,直播付费的内容、形式与功能被不断丰富化。原本愈渐式微的传统公共空间找到了合适的延展方式。”李彪说。
多元优质内容,助力文化新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打赏收入除了改善主播个人生活,也让濒危非遗项目的传承更有动力。因时代变迁、多元文化冲击、缺少演出市场等原因,一部分非遗类演出项目面临濒危境地,成为需要保护才能传承下去的技艺。这些濒危非遗演出通过抖音直播等平台重新获得关注。数据显示,抖音非遗类直播日均开播1617场,打赏收入同比增长533%。不仅是粤剧、唢呐等大众较为熟知的艺术门类,潮剧、木偶戏、英歌等濒危非遗演出也在直播间收到超千万点赞。
在人口只有两三万的少数民族京族,有一种特色乐器独弦琴,2011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起,京族女孩赵霞开始在抖音直播间演奏独弦琴,打赏收入帮助赵霞弥补了线下非遗教学点的亏损,让她能在广西的边陲小城把独弦琴教学维持下去。
随着多元且专业的内容不断在抖音直播平台上涌现,越来越多相关从业者在直播平台形成激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感召力。知名舞蹈家杨丽萍肯定了疫情期间直播为舞蹈行业带来的价值。她提到,演出停摆,院团、舞团经营艰难,舞者失去经济来源,直播带来了稳定的表演舞台和收益。青年舞者在直播间展示技艺,成为“新明星”、获得“新收益”,为舞蹈在线上找到天南地北的“新观众”,有助于舞蹈艺术传承发扬。
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表示,直播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让小众演出内容收获新舞台、新观众、新收入、新传承。未来抖音直播也将继续在优质内容扶持和平台治理方面做更多投入。“我们希望能和各方一起,推动直播行业在规范健康中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内容,也为演艺行业发展、传统文化传承带来更多增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