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红古区:樱桃红了邀您走进兰西驿站 畅游河湟龙城
-
激活中华典籍的“数字生命”激活中华典籍的“数字生命” ——对我国古籍数字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执笔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占勇、本报记者白雪蕾;调研组其他成员: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亚文、张志颖) 编者按 我国古代典籍卷帙浩繁,见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 2024-01-26 ]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记者19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名单近日正式发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功入选单体类基地,成为陕西省首家单体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设立,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起,推动开展解决文化和科技融合“最后一公里”或补短板的重要举措。 未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着[ 2024-01-23 ]
-
「甘快看」甘肃全面发力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开栏的话: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全省上下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全面系统展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陇原大地落地见效、[ 2024-01-17 ]
-
三星堆光影展亮相苏州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日前在江苏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亮相,以全新形式演绎三星堆文化,带领观众走近神秘的古蜀王国。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发现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都城遗址,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中创文旅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苏州紫荆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精心策划了这次展览,用先[ 2024-01-10 ]
-
法国雕塑大师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美术馆、法兰西艺术院、让·卡尔多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超越法则的伟力——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展”之一,也是让·卡尔多先生的作品回顾展,共展出雕塑作品70件(组),素描作品20件(套)。 让·卡尔多(1930—2020)是国际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他长期在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任教,1983年当选法兰[ 2023-12-26 ]
-
专家解读|吴承忠:文化和旅游产业整体向新兴领域转型升级近期,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旅中国主办的2023年三季度文化和旅游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相关专家就2023年前三季度文化和旅游发展趋势进行解读与研判。以下为专家现场发言文字整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文化产业呈现整体稳定增长。其中,文化新业态涨势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文化产业整体加快向新兴领域转型发展。具体来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表现出色,而文化娱乐休闲服[ 2023-12-11 ]
-
数传集团:倡议文化赋能品牌 实践文化推动创新文化赋能,品牌赢得新发展;品牌引领,在文化交融中共同进步。12月5日,“文化赋能品牌引领‘品牌,让世界更美好’——中外品牌论坛”于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期间举办。论坛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上海分社主办。数传集团荣获“文化赋能品牌博鳌倡议企业”荣誉,集团执行总裁施其明参加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稳扎稳打擦亮金字招牌 施其明在论坛上提出,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 2023-12-11 ]
-
新业态新场景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一批文化新业态、新场景应运而生,依托数字赋能和艺术设计,给人们带来文化消费新体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街区商业的有机更新,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北京隆福寺如今焕发出新活力。闲置老食堂变身为新锐美术馆,废弃旧车库改造成运动生活空间,还有飞行影院、沉浸式剧场、共享办公。隆福寺街区如今每周举行超过100场各类文化演出和艺术展览活动。[ 2023-12-11 ]
-
中国动漫“秀”出新意与活力近年来,一批国产动画电影亮相大荧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等作品,以好故事、好制作收获了不俗的观众口碑和票房表现。与此同时,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动漫IP开发持续升温,正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打造文旅品牌的新动能。 日前,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指导,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区文[ 2023-12-08 ]
-
以金融活水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方日报评论员 “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将于11月28-29日举行。大会聚焦“人文湾区,数智赋能”主题,以高标准打造新型文化投融资平台为目的,将打造成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响亮品牌,以及引导金融活水浇灌文化产业、助推文化插上科技翅膀的强大平台。 近年来,大湾区文化IP捷报频传。从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掀起“一墩难求”的现象级消费景象,到《雄狮少年》创下中国影史贺岁档动画[ 2023-11-28 ]
-
寻找疏勒河榆林窟 □ 滕建民 大漠、戈壁,空旷、苍凉。 踏上这片广袤无垠的大漠,戈壁在眼前无尽延展,四下里空旷得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自己,那份苍凉之感,丝丝入扣地渗进心底。我在寻找一条河,它叫疏勒河。我一步一步,在沙漠中艰难跋涉、苦苦寻觅,极目眺望,远处祁连山的雪峰,早已隐匿在茫茫沙雾之中,唯有那无边无际的金黄,似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天地之间肆意流淌。 犹记得,一切的缘起,是那个被悠悠驼铃萦绕、深[ 2025-04-23 ]
-
书法家黎明:回归本质注重内涵 推动书法艺术健康发展中国甘肃网4月8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近日,著名书法家黎明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书法本质的深刻理解,再次引发了书法界的广泛关注。他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书法内涵的深入思考,以及其艺术成就和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据了解,黎明,别署黎明子,先后师从张改琴、沈鹏、曾来德等书法大家,现为中国书协、甘肃省书协评委库成员,中国书协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写[ 2025-04-22 ]
-
墨彩长歌 万象凝香朝日映陇原 (中国画) 魏桂萍 夏日 (油画) 牛潇靓 繁花如梦 (油画) 王晓艳 山居云霭 (中国画) 杨小燕 美好时光 (中国画) 丘宁 红石崖 (油画) 张倩茹 春江胜景 (中国画) 张燕 传承(中国画) 侯世琴(本版图片由甘肃画院提供) 由甘肃画院、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甘肃画院青年画院协办的“芳华凝香”——第三届甘肃优秀女艺术家作品线上展日前展出。 本次展览展出的1[ 2025-04-22 ]
-
河西走廊的月光河西走廊的月光 马希良 河西走廊的月光是古老的。 当银辉漫过祁连山巅的积雪,沿着戈壁滩上的烽燧一路流淌,那些沉睡在沙砾间的五凉文脉便悄然苏醒。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译经声与商队的驼铃声交织;武威文庙的松柏下,郭荷讲学的余音仍在回响……这片被驼铃唤醒的土地,以温柔的胸怀拥抱磅礴的文明交融。 一 积雪未消的早春,姑臧城外的讲经坛,三千弟子跪坐聆听。郭瑀的《春秋墨说》与索靖的《草书状》在风中[ 2025-04-03 ]
-
童定家做客市博讲述《碑帖与书法》近日,兰州市博物馆邀请西泠印社社员、甘肃金石篆刻研究院院长童定家到馆,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献上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碑帖与书法》,受到了热烈欢迎。 童定家,生于甘肃兰州,祖籍浙江前童。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校外实践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甘肃印社社长。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等举办的展览30余次,荣获省[ 2025-02-08 ]
-
一手荷锄种地 一手蘸墨作画 环县农民画家郭玉龙的艺术人生郭玉龙作品 宣纸之上,他挥毫泼墨,笔锋或疾或徐,墨色或浓或淡,肆意流淌的墨痕,瞬间勾勒出山水的轮廓,重墨处山峦巍峨,淡墨处云雾缭绕。随着笔触延展,细节渐次呈现,皴擦点染间,树木葱茏,溪流潺潺,屋舍俨然……观者仿若能踏足画中,领略那静谧悠远的山水之境。 这位正伏案创作的画家就是环县曲子镇孟家寨村郭沟门组一位普通的农民——郭玉龙。 少年有梦 稚笔画出五彩世界 出生于1966年的郭玉龙,仅接受过[ 2025-01-03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璀璨的文学创作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内地迁来甘肃避乱的世家大族和甘肃本土才俊相互连接,共同组成甘肃的文学群体,创作出璀璨的诗赋、散文等文学作品。遗憾的是他们的创作成果大都淹没于历史长河,只有少数流传于世,吉光片羽,熠熠生辉。其代表性人物有傅玄、张轨、李暠、胡太后等。 傅 玄傅玄画像 傅玄(公元217年—278年),字休奕,出生于今甘肃宁县东。他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但聪敏好学,才华出众。三国魏末,他被州举秀[ 2024-12-30 ]
-
兰州七里河区举行敦煌岩彩画书画艺术展中国甘肃网12月1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12月17日,由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七里河区文体旅局联合举办的“大漠孤阳映彩霞 敦煌神韵美如画”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暨敦煌岩彩画书画艺术展在七里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拉开帷幕。 本次展出时间为2024年12月17日至2025年1月1日(每周六闭展)。本次艺术展共展出150余件作品。这些作品集中展现了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我国壁画艺术极高的艺术水准与丰富的[ 2024-12-25 ]
-
“唤醒”敦煌壁画“复活”千年古舞原标题:“唤醒”敦煌壁画“复活”千年古舞 ——访2024“最美教师”获得者、兰州文理学院舞蹈表演专业教师高金荣高金荣演示敦煌舞基本动作高金荣授课现场 见到高金荣老师,是在一个秋日的上午。记者如约叩响高老师家门,缕缕花香扑鼻而来,一位头发花白、身形清瘦的老人闻声招呼:“你们来了,快请进。”步入房间,阳台上错落有致、生机盎然的绿植映入眼帘。而在电视左侧,恰到好处地放置着一大束盛开的百合花,将整[ 2024-09-29 ]
-
门券中的红色陇原 ——访门券藏家石学忠石学忠的部分藏品 门券,又称门票。在一般人看来,小小的门票,不过是一张“破纸片”而已,但在石学忠老先生这里,这些饱含历史文化的门券,却张张都是宝贝。 “我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集邮,一直都有收集的爱好和习惯。我也特别喜欢旅游,在各地旅游的时候,就被旅游门票所吸引,这一张张门票,浓缩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迷人的自然风光。于是,我就开始了门券收集。”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石老,谈起门券来如数家珍。“收了差不[ 2024-09-26 ]
-
石羊河漫游记民勤石羊河蔡旗镇段 金奉乾 红崖山水库 李军 祁连山北麓张掖西大河流域水草丰美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者按 在河西走廊广袤的大地上,疏勒河与石羊河如两条璀璨的丝带,交织出千年文明的经纬。疏勒河,自祁连山北麓奔涌而出,流经玉门、瓜州,最终汇入敦煌绿洲。她见证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驼铃阵阵,孕育了玉门关、阳关的雄关漫道,更滋养了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与月牙泉的沙海奇观。石羊河,则在腾格里与巴丹[ 2025-04-23 ]
-
【溯源甘肃文化】马家窑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马家窑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 寺洼遗址出土的陶器 临洮县寺洼遗址全貌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韩军 董佩东 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了马家窑遗址,马家窑文化因此而得名。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该区域内的马家窑文化大放异彩,其彩陶曾被安特生赞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 2025-04-03 ]
-
长安岘:时光深处 古村新韵长安岘古村落 资料图 刘亚丽 在陇南礼县洮坪镇,隐匿着一座原生态古村落——长安岘,它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隐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长安岘,位于陇南市礼县、宕昌及定西市岷县交界的大山深处,这里的森林、草原自然资源丰富,是典型的高寒阴湿林带。在这个风光旖旎,静谧清幽的大山深处,至今保留着30多座古朴民居,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村落。 从县城出发[ 2025-02-17 ]
-
敦煌福蛇明信片里的“东方哲学”:顺应四时,盘出好运春萌蛇、夏长蛇、秋实蛇、冬藏蛇,四季福蛇盘踞于敦煌藻井之中,鲜亮的绿、红、橙、蓝让人眼前一亮。这套由敦煌画院设计授权的中国邮政《敦煌福蛇》极限型明信片自面世以来,受社会广泛关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起,万物循生。敦煌画院北京分院院长宋琳近日在甘肃敦煌接受中新网独家专访,解码明信片里的中国传统艺术,以及所表达的东方哲学和美好愿景。 1月10日,在甘肃省敦煌市敦煌画院内,游人参观由敦煌画[ 2025-02-14 ]
-
【秦文化陇上人物史话之六】灵台百里镇与百里奚、白起的故事灵台县百里镇。(来源:灵台融媒) 百里奚是历代名臣榜样,史学家说他“膏泽下于民,令闻传于后”,几乎至臻完美;名将白起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歼灭六国军队上百万众,未尝败绩,最终却丧命于秦王之手,何其悲哉! 百里奚和白起,两人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中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百里奚:五张羊皮换来的贤相百里奚。图源/清末石印本《东周列国志》 公元前653年,秦穆公向晋国求婚,结秦晋之好,晋国用很多奴[ 2025-02-13 ]
-
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的研究团队1月6日公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亿多年的恐龙足迹确认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一发现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我国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该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上在线发表。 据悉, 这些恐龙“脚印”保存完好,组成了12道行迹,在目前已发现恐龙足迹中比较少见。“从这些足迹中,甚[ 2025-01-10 ]
-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武威打造“书城不夜” 民众家门口品书香不用专门在大学附近租房子“蹭”自习室,也不用在家复习被各种琐事打扰,叶乔对此次备考“省考(甘肃省2024年公务员考试)”的环境很满意。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武威人,这座新建的图书馆改变了她对家乡的刻板印象。 “我小时候,武威市凉州区图书馆的自习室就是一间教室,这次回家备考,完全没想到能在这样气派的图书馆里复习。”近期,叶乔每天泡在图书馆的时间越来越长,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时间,她在图书馆的24小时自[ 2024-03-13 ]
-
【溯源甘肃】隋唐时期甘肃的贸易安边政策焉支山下的“万国博览会” 甘肃省甘谷县出土的唐三彩凤首壶。 甘肃省秦安县出土的三彩胡人牵驼俑。 本报特约撰稿人 李清凌 编者按: 甘肃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主要组成部分。丝路东段从长安到河西的敦煌,共长3000多里,甘肃就占2000余里。隋唐及其之前,丝绸之路是中原王朝与今新疆及帕米尔高原以西联系的唯一窗口。进入隋唐时期,甘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鼎盛阶段。河陇地区沃野千里,胡商蕃客穿行[ 2024-03-01 ]
-
锦绣中国年 文物里“龙”的传说龙是中华民族最久远的图腾崇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神兽之一。“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神圣、祥瑞的象征,在老百姓心目中,更是吉祥的神物。早在遥远的上古时期,就有对龙的阐述,《易经》中有关于“飞龙在天,龙跃于渊”的记载,《淮南子·泰族训》曰:“夫蛟龙伏寝于渊,而卵剖于陵。”龙受到尊崇与喜爱,与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帝之一的炎帝神农氏,姜姓也”,其出身,便带着不同凡响的神秘色彩,其[ 2024-02-19 ]
-
漳县独秀石 见证北宋对西夏的军事大捷漳县独秀石 遮阳山西峡石壁上有关游师雄的题记。 时光流逝,山河变易,一块巨石却在漳县县城外的漳河边,在旷野呼啸的风中遗世独立,这就是独秀石。 这块巨石究竟从何而来?有何悠远的传说?千百年前,是谁游兴大发,在它上面留下了到此一游的字迹? 巍然耸立于河道中流 出漳县县城向西而行,很快就到了漳河边的一处幽雅的去处——鲈鱼潭。独秀石就坐落在这里,高大约10米,周长约20米,巍然耸立在河流中间,大[ 2024-02-02 ]
-
兰州红古区:樱桃红了邀您走进兰西驿站 畅游河湟龙城4月11日,位于红古金砂台的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樱桃红了,邀请游客朋友前来观光采摘,品尝舌尖上的春天。与此同时,红古区以“兰西驿站——河湟龙城”为主题,发布精品旅游线路,期待游客走进红古,体验不一样的河湟文化。 当4月花开的时候,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早熟樱桃已经成熟了。为了让游客享受春天采摘乐趣,“‘樱’有尽有‘桃’气满满”第二届鑫源大樱桃采摘节正式拉开帷幕。兰州鑫源[ 2025-04-22 ]
-
梨园古韵·丝路传香活动举行 外籍留学生畅游什川古梨园外籍留学生在梨园吟诵古诗词 外籍留学生点赞软儿梨 中国甘肃网4月1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四月时节,兰州市皋兰县什川的万亩梨树迎来盛花期,连绵的梨花花白如雪,洋溢着春日的气息。4月14日,由市政府外事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联合甘肃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机构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黄河国际传播中心,举办了“兰州好city,我在这里看中国”梨园古韵·丝路传香活动。活动邀请兰[ 2025-04-22 ]
-
“烟火兰州”点燃文旅激情 百场活动助推消费升级舞狮表演 启动仪式现场 4月15日,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兰州市商务局、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黄河之滨也很美——2025‘烟火兰州·黄河风情’百场文旅促消费活动”在兰州启动。我市将通过“烟火兰州都市游”“文化兰州宝藏游”“诗意兰州休闲游”三大板块、百场文旅特色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全方位展现兰州独特的文旅魅力。 当天的启动仪式由兰州市文化馆选[ 2025-04-18 ]
-
宕昌:“梅花鹿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春日暖阳下,宕昌县八力镇的青山绿水间,一座集梅花鹿生态养殖、产品加工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宕昌鹿都产业园正焕发勃勃生机。 园区内,体型健美、毛色栗红的梅花鹿在干净整洁的圈舍时而相偎休憩、时而追逐撒欢……标准化鹿舍、大型草棚等设施在保障鹿群科学化养殖的同时,也为游客近距离观赏鹿群提供了便利。 2023年4月,八力镇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林草资源,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引进了甘肃[ 2025-04-18 ]
-
【甘快看】“春游丝路”催热甘肃入境旅游春意盈盈,八方游客涌入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省踏青赏春。随着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甘肃吸引了众多海外游客“春游丝路”,推动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品尝特色茶饮“三炮台”、打卡地质奇观张掖七彩丹霞……来自美国洛杉矶的旅行博主扎克里·史密斯陶醉在甘肃河西走廊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中。今年4月,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将甘肃作为此次中国行的首站目的地。“我想通过镜头记录、展示古丝绸之路上的新变化。[ 2025-04-17 ]
-
陇拍客|金塔:戈壁滩上植树忙4月9日,酒泉市金塔县金核公路城西义务植树基地,来自酒泉市直机关和金塔县的干部职工以及学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近年来,金塔县围绕“共植胡杨·共享绿色”主题,依托“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吸引了众多群众参加线上活动,并开展现场抚育、科普宣讲等线下活动。同时,倡导义务植树进单位、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植树的积极性,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保护添新绿。 西北角·中[ 2025-04-16 ]
-
以陇剧艺术讲述甘肃故事《甘肃省陇剧保护传承条例》自2024年10月正式施行以来,为陇剧的传承和弘扬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去年10月,陇剧《大河东流》亮相国家级展演;甘肃省陇剧院演员奔赴基层,在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中,给当地老百姓带去文化的滋养。今年3月,省陇剧院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窦凤霞获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陇剧院青年演员赵丹入选2025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等。 陇剧是甘肃独有的戏曲剧种,陇[ 2025-04-16 ]
-
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绘就“九色甘南”新画卷4月9日,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系列新闻发布会甘南州专场现场,甘南州相关负责人展示了一张亮眼的生态成绩单:甘南州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近八年黄河出境流量较入境流量平均增加2.46倍,森林面积比2020年增加78.5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97.14%,空气质量连续8年全省第一。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坐拥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 2025-04-16 ]
-
从“碗”到“袋” 青春力量让兰州牛肉拉面香飘全国青春力量让兰州牛肉拉面香飘全国 生产线 研究团队 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兰州牛肉拉面香气四溢,承载着兰州独特的饮食文化。如今,这碗传统美食在时代浪潮下焕发出新的生机:随着速食包装与电商平台兴起,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从传统餐桌走向商超货架。 为了让兰州牛肉拉面香飘全国、走向世界,甘肃陇萃堂集团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建了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创新研究院青年团队,致力于牛肉拉面预包装技术和产业发[ 2025-03-12 ]
-
甘肃“一碗麻辣烫”带火“麻辣经济”去年中国甘肃的天水麻辣烫、敦煌“万人星空演唱会”、嘉峪关“关城夜游”、定西宽粉等火爆出圈。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向中外媒体表示,甘肃要以消费之“火”,促进经济之“热”。 2022年7月10日,第二十八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展区展示甘肃地方特色产品。图为参观者手机拍摄用农产品拼装的“甘味”。(资料图)九美旦增 摄 “一碗麻辣烫”带动了“麻辣经济”。麻辣烫是甘肃文[ 2025-03-12 ]
文化遗产
More+
行业动态
More+
活动资讯
More+
-
秦文亮自撰楹联书法展在兰举行
12月28日,由甘肃省楹联学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墨海文心——秦文亮自撰楹联书法展”在兰州邓园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秦文亮先生近年来自撰自书楹联作品70余幅,并举行了《秦文亮自撰楹联书法集》首发仪式。该书由香港新闻出版社编辑出版,收入秦文亮先生近年来自撰自书楹联作品72幅,摄影作品36幅,内容多为吟诵祖国各地自然景观、人文风物的楹联和摄影作品。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甘肃